糖尿病
吃酸梅為何讓血糖變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盲點

吃酸梅為何讓血糖變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盲點

 

撰文:張哲維醫師

 


許多糖尿病患者在努力控制血糖時,仍可能因為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而導致血糖上升。最近有一位患者糖化血色素(HbA1c)原本控制為 6.7,
但在飲食習慣改變以及最後習慣性食用酸梅後,HbA1c 飆升到 10.0,讓他感到疑惑:「酸梅明明是酸的,為什麼會讓血糖變高?」這個案例反映了糖尿病飲食管理中的一個常見誤區——忽略「隱藏糖分」的影響。


1. 酸梅為什麼會影響血糖?
雖然酸梅的名字帶有「酸」字,但許多市售的酸梅在製作過程中都添加了大量糖分和鹽分來增添風味與延長保存期限。例如:

  • 醃漬過程中加糖:傳統製作酸梅時,會使用糖來調味,使梅子口感更好,也讓它變得不再「單純」。
  • 含有隱藏碳水化合物:即使是無糖或低糖版本的酸梅,仍然含有天然的果糖,過量攝取也可能影響血糖。
  • 鈉含量過高:某些醃製酸梅含有高鈉,容易造成水分滯留、影響血壓控制,進而間接影響血管功能。

2. 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糖分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往往容易忽略某些看似「健康」但實際上糖分含量不低的食物,例如:

食物

常見誤解

實際情況

酸梅、話梅

酸的應該不會影響血糖

其實含糖量高,且鈉含量可能影響血糖控制

蜜餞、水果乾

健康的水果製品

醃製時額外加糖,糖分濃縮,影響血糖更大

果汁

天然的水果應該健康

少了纖維,血糖吸收更快

低脂優格

低脂應該較健康

為了提升口感,通常額外加糖

運動飲料、功能性飲料

可補充電解質

可能含有高果糖糖漿或隱藏糖分

 


3. 如何避免類似的飲食陷阱?

要控制血糖,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食物來源,並學會判讀成分標示。

-- 選擇適合的零食糖尿病患者如果想吃零食,建議選擇低 GI(升糖指數)且天然的食物,例如:
    堅果(無調味)
    原味豆漿或無糖優格
    高纖蔬菜(如小黃瓜、胡蘿蔔條)
    少量 85% 以上的黑巧克力(低糖、抗氧化)
-- 避免過量攝取加工食品
    關注「糖」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購買食品時,務必檢查營養標示 
    避免長期攝取蜜餞、酸梅、果乾等醃製或加工食物 ,即使標示為「低糖」,仍可能影響血糖。
-- 控制份量即使是健康的食物,也需要適量攝取。例如:
    堅果每日不超過一小把(約 15 克)
    水果一天建議不超過兩份水果
    吃飯時搭配膳食纖維與蛋白質,減緩血糖上升速度

 


4. HbA1c 上升後該怎麼辦?如果發現 HbA1c 三個月內顯著上升,建議:

  • 記錄飲食內容,檢查是否有隱藏糖分的食物攝取過量
  • 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精緻糖與加工食品
  • 增加運動量,每週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 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或生活習慣改變,甚至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來幫忙找出影響血糖的真正原因

 


結論

糖尿病管理並不只是「少吃甜食」那麼簡單,許多「看似無害」的食物,例如酸梅、話梅、果乾等,可能因為隱藏的糖分而影響血糖控制。患者在選擇食物時,應該特別注意成分標示,避免長期攝取含糖加工食品,並透過均衡飲食與運動來維持穩定的血糖。
如果發現 HbA1c 上升,應立即回顧飲食與生活習慣,必要時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調整策略,以避免長期高血糖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如果你有血糖控制不良的困擾,歡迎來常安診所,和張醫師一起討論,找出最適合你的健康管理方式

#糖尿病控制, 規律用藥很重要
#糖尿病控制, 規律健康的生活型態更重要
#糖尿病控制一起努力
#高雄常安診所
#您健康的小事,就是常安團隊的大事
#來常安;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