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醫學小學堂 – 隱翅蟲】
旅遊醫學 — 『不可拍打的蟲蟲危機』
撰文:疼痛急診醫 李品翰醫師/常安診所 副院長
夏秋的季節,又是傳統隱翅蟲出沒的時節
常安診所--李品翰醫師 幫大家整理了關於 隱翅蟲(科名:Staphylinidae) 的相關醫學專業知識:
隱翅蟲因翅膀不明顯而得其名,它的身形小,長約 7~8 毫米(mm),寬 0.5~1 毫米,形狀似白蟻,但其實屬於甲蟲類,頭部為黑色,腹部以下為橘紅色與黑色的間隔。
平時喜歡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在夏天夜晚時,田野邊的屋內會較容易見到隱翅蟲,因其具有趨光性,夜晚時會靠近有光源的房子,進而產生蟲與人的連結。
隱翅蟲通常不會主動咬人或螫人,但民眾常常在拍打驅趕的過程中,讓皮膚沾上隱翅蟲體液中含有名為隱翅蟲毒素(Pederin)的汁液,其具強烈的刺激性、灼熱感、疼痛和搔癢,並於三到五天後出現膿疱或水泡等。傷口的癒合期會長達一到兩週,如未妥善照護,有很大的機率會變成慢性傷口,除了影響美觀外,也造成民眾身心上的壓力。
李醫師提醒:
當遇到隱翅蟲或不清楚是什麼蟲時,不要拍打,用吹氣或抖動的方式,將牠從皮膚上移走。另外,外出經過草叢和水田等地時,盡量穿長袖長褲來遮蓋皮膚或是使用防蚊液等產品,來達到預防勝於治療。
如不慎碰到蟲的體液,建議以大量清水沖洗五至十分鐘,必避免塗抹來路不明的藥膏,建議及早尋求專業的診所進行進一步評估以及醫療處置。
常安診所祝大家都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07-3503551
高雄市左營區立大路175號